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复合型学习空间,学校图书馆的未来!
阅读次数:681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9 16:07:31

学校图书馆,已经不再只有储藏书籍和信息这一项功能。它正朝着全面满足师生各方面需求的方向迈进,发展到现在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复合型学习空间。既能支持多种学习方式和阅读科目的展开,也更富有体验性、学习性和生活性。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104.jpg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性服务,拉近了师生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学校力图以书香之韵熏染师生读书之心的目的。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建设学校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呢?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208.jpg


一、图书馆建设的价值意义

教育界的很多学者都将学校图书馆比作是学校的心脏。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学校图书馆的独特价值日益显著。学校图书馆不再只有阅览、收藏的功能,更多的是将“藏、借、阅、研、休”等功能集于一体,满足师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成为师生交流学习、共享信息、思想碰撞的重要场所,成为引导师生成长、筑牢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1、导向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校图书馆建设背后,从更抽象的层面来看,正是先进思想性与优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图书馆所具有的无形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维意识,提升师生的思想品质和学识能力,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2、教育性

学校图书馆承担着对师生的文化教育功能。图书馆所具有的主动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等特质,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良好的延伸和拓展。此外,作为师生的“第二课堂”,学校图书馆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353.jpg


二、图书馆建设的路径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450.jpg


1、以师生为本

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师生服务,帮助师生提高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整合能力、交流能力等,促进师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就使得设计团队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当站在师生的视角,倾听师生的声音,注意师生的差异性。以相宜的色彩搭配、适宜的空间布局,给予师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617.jpg


2、以环境为先

学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采光是否良好的问题和整体空间色调搭配是否合适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可结合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地域文脉、未来愿景等,打造出多维的、互动的创新型学习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色彩种类不宜过多,在确定主色调之后,其他色彩应尽量围绕主色调展开,避免因色彩过多而引发师生内心浮躁情绪。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731.jpg


三、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形式

微信图片_20240829161859.jpg


1、动态交互

学校图书馆建设,空间仍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元素。独特的空间设计、可移动的桌椅隔断、创意十足的书架等,能够让师生通过简单的移动或者重新安排快速改变空间效果。如,半私人的开放空间设置,能够帮助学习小组共享信息与交流;安静的隐匿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专注并深入学习。


2、打破单一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在充分考虑当前使用与未来发展共性的前提下,在功能设计上更加具备融合性,实现跨时间、跨空间、跨学科、跨年龄的使用可能。可以以“艺术与文明”为载体,将美育培养融入环境设计,通过恰当留白、光影氛围、材料选择、美学元素搭配等实现阅读与空间的统一,让学习实现最大限度的跨界与流动。

微信图片_20240829162006.jpg


四、图书馆建设的注意事项

1、功能布局

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因馆而异,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应将馆内最好的空间位置留给读者,将馆内最方便的书架位置留给流通率最高的书籍。其次,要考虑好馆内分流路线,使动静相对分离,满足读者阅读休闲的空间与走廊过道等位置分隔开。

微信图片_20240829162218.jpg


2、环境布局

学校图书馆建设旨在为师生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学习和休闲环境。在对内部空间进行设计时,要能依据物理环境,从采光、通风、家具、材料、色彩等方面,为师生提供动静适宜的自修区、讨论区、视听区、休闲区、展览区等,将开放性活动空间与学习阅读、作品展览等有机结合,增强各功能区抗干扰、绿化、安全防护等功能,引起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40829162222.jpg


学校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充满学术氛围的适宜场所,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熏陶。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图书馆建设已然成为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将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