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打造校园文化,需要深度思考的几个问题
阅读次数:98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8 15:41:48

什么是校园文化?

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表达。

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特色精神,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但总的来看,校园文化所要表达的应该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愿景和追求,立足点在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想要打造具有灵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深度思考这几个问题:


思考一

我们的校园文化为谁服务的?

建设校园文化正像是写一本书需要有读者阅读一样,一本书需要对自己的读者群进行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进行定位。定位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显然,校园文化的第一消费者是学生,是为学生服务的。无论我们的校园文化有多么丰富的用意,都不能偏离了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

微信截图_20250308154434.jpg


思考二

谁是校园文化的生产者?

正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样,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也应该是学生。学生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与文化产生生命链接的过程。当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生产者的时候,校园文化中便有了“我”的存在。当然,这个“我”不只是学生,“我”还是校长、教师、校友,甚至包括家长。当这些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了校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叙事”。

文化基础是一片空白时,如何让我们的生产者积极参与、尽快融入是我们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微信截图_20250308154608.jpg


思考三

你的校园文化里有人吗?

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伤之一就是“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人”。其实人才是校园文化里最动人的风景。当校园文化为了人、基于人、指向人、关照人的时候,文化便有了力量。

微信截图_20250308154726.jpg


思考四

你的校园文化里有多少个故事?

没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是苍白的、生硬的、缺乏温度的。好的校园应该是故事校园。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好的老校区文化元素、人物事迹移植进来,用故事的方式承载文化、留存文化、传播文化,校园文化便会因故事而柔软,因故事而传播久远。 

微信截图_20250308154833.jpg


思考五

学校里已经呈现的文化有多少人知道?

不懂、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学校里的文化,是很常见的现象。要么是熟视无睹,要么是只建设不使用,总之,文化被有意无意地束之高阁,成了学校里的“奢侈品”和多余的那部分。如果把校园文化比喻为一本书的话,它一定是需要读者去阅读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解读和使用,让师生在阅读中理解文化,在使用中内化文化。校区大多位于郊外,教师坐着班车来上课,下课又匆匆离去,这就不便于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形成,重复地、强化地解读和传播校园文化当中的内涵,对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

微信截图_20250308154943.jpg


思考六

你的校园里有不断更新的文化吗?

一所学校既要有“恒星文化”,还要有“流星文化”。恒星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相对不变的;“流星文化”则是要与时俱进的,需要彰显时代印记的。其实,文化原本就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继承老校区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要重视新的文化发展与创新。需要倡导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捕捉那些有意义、有故事的点滴,如此,校园文化便有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生成性和开放性。

微信截图_20250308162740.jpg


思考七

我们的校园文化为谁服务的?

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容易碎片化,缺少了整体的美感。固然,校园文化是由每一处景观叠加起来的,但是,每一处亮点景观加起来等于什么,共同指向于什么,昭示着校园文化的品质。无论你的校园文化有多少处景点,都要有一个魂贯穿始终。形散而神聚,是衡量校园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

微信截图_20250308162806.jpg


思考八

我们的校园文化里有课程思维吗?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愿景变成风景,不仅要把自然景观建设成文化景观,还要把文化景观开发成课程景观,让校园景观成为一种隐性课程。


所谓课程景观,就是开发环境文化的使用价值,让环境文化与学科资源相对接,把整个校园建设成为一部天然的校园教科书。 

微信截图_20250308163035.jpg


思考九

我们的校园文化学生喜欢吗?

学生喜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标准。校园文化建设要让学生接受并认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这其中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文化内涵的传承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要让学生看见他们喜欢的风景,当学生喜欢校园里的风景的时候,校园就成了他们温暖的家,校园里就有了他们的牵挂,若干年后这里便留下了他们美好的记忆。

微信截图_20250308163100.jpg